柳江位于广西中部。上源称都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东南5
公里的更顶山八瓣坡磨石滩。融江与龙江于柳城县凤山镇汇合后始称
柳江,流经柳城县、柳州市区、柳江县、鹿寨县、象州县,在象州县
石龙镇下的三江口与红水河汇合止。上承融江、龙江,下接黔江、红
水河,全长202 公里(航道里程,本志下同),落差27 .咒米。沿河
两岸丘陵与台地平原相间,河岸地质多为水成岩,河床石质兼有沙卵
石滩居多,滩险造成航道浅窄或弯曲,冬、春两季都严重碍航,如蓑
衣、大麻子、古才、大清等滩,轮、驳船不能过滩。
上起凤山,下至柳江县里雍乡水山屯的柳江河段属市辖,长约17
0 公里(营运航道里)。从露塘至河表村,河长75 公里,两地直线距
离约29 公里,河长则为直线距离的2 . 6 倍。河道蜿蜒,唐代柳宗元诗
形容为“江流曲似九回肠”。市域内,柳江洲滩多,环城一圈,就有
“九洲十八滩”之说。河道呈“U ”型,古称“三江四合”。枯水期
为当年10 月至次年4 月,洪水期为当年5 一8 月。水面一般宽300 米,
洪水期为6 以)多米。市境的柳江沿河两岸丘陵与台地相间,河岸地
质部分多由水成岩组成,河道稳定,河谷开阔,河床为石炭石兼有沙
卵石覆盖,形成的边滩或江心洲洲较多,主要滩险有蓑衣滩。柳州水
文站记载柳江最大年平均流量1860 立方米每秒,最小年平均流量690
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92 . 43 米(1996 年7月19 日),最低水位68
. 48 米( 1996 年3 月3 日),水位变幅23 . 95 米。柳州水文站设计水
位69 . 66 米(黄基)、69 . 16 米(珠基)。多年平均含沙量0.101 公
斤每立方米,最大含沙量0 . 214公斤每立方米。凤山至柳州段长42 公
里,航道维护尺度为1 x 12 x 120 米(水深x 航宽x 曲度半径。本志下
同),有木糠、古灵、维义洲、萝卜洲、磨滩等浅滩,1973 年取直古
灵滩后,凤山至柳州航段航行条件渐好。柳州至象州石龙三江口段长1
60 公里,航道维护尺度为1.2x15x 150 米,其间,柳州至里雍水山屯
原来碍航河段先后经过多次整治,近年又重点改善了水东滩、黄滩、
上布袋滩、蓑衣滩、横赖滩等险滩,通航尺度达1.1一1.6x 15一30 x 3
00 米。柳州至鸡喇段有一大河湾,航道曲线长40 公里。柳州至石龙三
江口设有三等航标,可通航120 吨级拖驳船队及200客位客轮。航道水
位涨至78 米以上,自划船停渡;82 米时,客轮停航,驳船停开;83
米以上,所有船舶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