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地域多江河,素有行舟揖之利。柳江为柳州市辖境内最大河
流,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的第二大支流,在辖区汇集融江、龙江等河流
,向东流人柳州航道管理处管辖区内(称柳州航区、含市辖境内河流)
西江干流黔江,经得江、西江,在珠江口注人南海。柳州航区河流受地
形和气候影响,形成河床多由沙卵石组成,呈河谷型盆地和河曲型峡谷
相间的形态,含沙量少,多急流险滩,水量丰富,流量和水位季节性变
化较显著的特征。流量充沛,径流量大,有利于航运,但航道曲折,滩
多水急,使一些河段航行困难。历代,柳江没有大的疏浚整治,至解放
前柳江仅做了小的或局部的治理工作。柳江与桂江相通始于唐长寿元年
(6 咒年),在今临桂县南面开凿相思壕运河(又名皇河或桂柳运河)
,全长16 公里,联结柳江和桂江,自唐代至清代,长期是柳州通往桂
林的水上交通捷径。至清末民初,由于陆上交通渐趋发达而被废弃。
解放后,柳州航区航道经过整治疏浚,设置航行标志,通航里程
和通航能力有了改善和提高,有一些河流,或因流域地区森林砍伐过
量,植被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速航道泥沙沉积;或因河流建有碍
航拦河闸坝,都降低了航道通航能力,缩短通航里程。柳州市辖境内
河流枯水期为当年ro 月至次年4 月,洪水期为当年5 一8 月。枯水期时
,航道水深保持0 . 6 米以上,可通航2 任一120 吨级船舶。1992 年末
,柳州市境内河流通航里程总长247 公里(其中柳江172 公里、融江
59 公里、龙江16 公里)。1 992 年,市境内的融江(十五坡一凤山)
航标维护达16492 座天;柳江(凤山一运江)共设有航标1623 座,
其中重点航标149 座。
柳江、红水河为西江干流黔江的两大支流。融江、柳江是柳州市
境内的主要航运干流。与红水河、黔江形成西江水系航运网干线,即
柳江或红水河一黔江一得江一西江一线。流人柳江的主要支流有龙江
、洛清江、罗秀河等;流人融江的主要支流有寻江、榕江、贝江、牛
鼻河、泅维河、田寨河、保江河、浪溪河等;流经市辖境的小支流中
,流域面积在5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沙埔河、大帽河、杨柳河、保
大河、勤俭河、东泉河、浪江、大桥河、竹鹅溪、鹤鸽江、浑水河、
蚂蝗河、新坪河、逢吉河、凤山河、里雍河、王眉河等,流人红水河
的主要支流有北盘江、涟江、曹渡河、布柳河、盘阳河、灵歧河、刁
江、纳益河、清水河、北三江等。解放前,有些支流及小支流能通木
帆船或轮船。解放后,因泥沙沉积航道或因河流建有碍航闸坝,船舶
不能通航。众多的支流,在航区内汇人西江干流,构成干支贯通、纵
横交错的航道网络。
从柳江溯融江而上可达贵州从江、榕江县;溯龙江可达宜山(宜州
);沿红水河而上可达贵州黔西南的一些市县;溯黔江、得江沿桂江可
达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桂林;溯黔江、郁江可达南宁;顺流经象州、武
宣、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等县市,可达广州及港、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