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水路交通志——港口作业

日期:2012-03-13  |   字体:T T T   |  点击量:307
        解放初期,柳州港各码头无专门管理机构,货物装卸全靠人力解

决,货损货差多,船舶在港停泊时间长。1951 年H 月,柳州航运办事

处作为港航合一的港口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了港口生产的管理秩序。

1954 年9 月,柳州港开始推行计划管理,在港口装卸作业方面制定和

执行旬度装卸船计划及每日装卸船计划,并把装卸工人逐步划归港口

管理部门统一调配,设专人负责管理装卸工作。1955 年,柳州港在驾

东码头建成1 艘150 吨夏船供船舶靠泊和装卸货物。

        柳州港码头装卸作业区较为分散,自黄村至鹤鸽江的数公里内,

共有码头20 多个,主要有柳州航运管理局所属的水码头、小南码头、

驾东码头、黄村码头及货主自理的贮木场码头、砖瓦石码头、皮革厂码

头等12 个码头。另有广西省公路局的车渡码头,其设备落后,装卸能

力差。1956 年,柳州港装卸设备能力划为航运部门固定装卸码头及货

主自理装卸码头两部分。固定工人装卸的码头,常因货源不正常,到发

船缺乏准确性,而无法分班昼夜作业,每天仅分一班工作。在货源正常

时,由岸上仓库到船平均每日装卸量为12 任一巧O 吨。货主自理装卸

码头,为专用,所有装卸工人由货主负责解决,按装卸时间规定完成任

务。1960 年,建柳州航运分公司客运站,位于今滨江西路,占地面积

200 平方米,拥有客运船8 艘,每天开往桂平、梧州等地,日客运量30

0 人次。同年,在黄村、驾东、红庙等码头先后建成了12 条作业线,

码头装卸作业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柳州港吞吐量由1952 年的3 . 3 万吨

上升到43 . 4 万吨。1961 年,柳州航运局收归自治区交通厅航运管理

局直接管理。同时从港航分管的角度出发,成立了柳州港务所,港口管

理进一步加强。1963 一1965 年,柳州港吞吐量逐步上升。至1965 年,

港口年货物吞吐量为32 . 8 万吨。“文化大革命”期间,柳州港和广西

其它港口一样,备受武斗的干扰和破坏,港口部门的办公楼、驾东码头

货仓、小南码头货仓在武斗中物资损失价值44247 元,柳州港建设处于

停滞状态,机械装卸仅达30 % ,绝大部分靠人力来负担。1968 年,柳

州港吞吐量只有1 . 63 万吨。1969 年,港口生产才开始好转。1973 年

,柳州港吞吐量回升到25 . %万吨。

1978 年后,柳州航运分公司转变经营管理机制。1981 年,经营自主权

逐步得到扩大,并在此基础上整顿了企业,改变了原来的分配制度。柳

州港在生产方面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推行岗位责任制,调动了

装卸工人的积极性,促进了港口生产的发展。1982 年,航运分公司港

口吞吐量达33 . 99 万吨。1978 一1983 年,柳州港码头设施也进一步

得到改善。至1984 年,已拥有黄村、驾东、红庙和小南4 个主要作业

区,总计码头岸线长410 米,泊位7 个,最大靠泊能力达到250 吨,仓

库总面积5 ( X ) 5 平方米,堆场1 .犯万平方米,各类机械设备23 台,

职工276 人。

        1985 年后,柳州航运分公司下放柳州市管理,各码头自主权进一

步扩大,港口管理日趋完善。1987 年9 月,5 (又幻台电冰箱在柳州

港中转,无1 台损坏。1987 一1988 年的码头生产中,创下装卸货物3
 
00万件无一货损货差的记录。1987 年,柳州港吞吐量增至43 . 31 万吨

。1988 年8 月8 日,国务院批准开放柳州港。1989 年1 月20 日,柳州

港开始办理通往港澳的外贸运输业务,以装卸化工产品、机电设备、钢

材及地方特产货物为主。1990 年6 月1 日,柳州港正式对外开放。随着

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柳州港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乡镇码头也逐渐增

多,港口货物吞吐量也大幅度增长。1990 年12 月,投资8 . 7 万元,将

柳江县白沙码头改造成浆砌直立梯式码头;1991 年5 月4 日,位于柳州

壶东大桥下游右侧500 米处的窑埠两级直立式码头开始启用。这是柳州

市第一个由农民兴办的码头。拥有平台货位40 ( X )平方米,货场1 万

平方米,日吞吐量达l (刀〕 吨。

        1987 一1990 年;港口的码头建设主要是兴建客运码头。1987 年,

小南客运码头因修建河堤而封闭,迁建于驾东作业区。1988 年4 月,客

运站客运大楼(海员大厦)在驾东作业区正式动工兴建。1990 年,柳州

港吞吐量达52 . 2 万吨。

        1991 年,柳州港拥有码头长度为1082 米,泊位27 个,码头前沿

水深3 米,最大靠泊能力350 吨,仓库面积3477 平方米,堆场面积巧

700 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26 台,最大起重能力10 吨。主要码头的装

卸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主要作业区有黄村、红庙、驾东。1991 年

全港货物吞吐量达78 . 8 万吨,旅客进出口人数11 . 4 万人次,船舶港

停时为3 . 46 天/次。

      1992 年,柳州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00 万吨大关,达127 . 2 万吨。

船舶在港停时为2 . 46天/次。拥有泊位28 个,最大靠泊能力380 吨,

货仓7008 平方米,货场2 . 57 万平方米,类装卸机械30 台。

 

 

上一篇:柳州水路交通志——机构

下一篇:柳州水路交通志——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