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工业发展概况

日期:2010-07-21  |   字体:T T T   |  点击量:312
 

2003年建市以来,来宾市按照自治区提出把来宾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工业城市的要求,始终将工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按照一区五园五带的工业布局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工业化进程,逐步培育形成了以制糖、冶金、电力为支柱产业,造纸、建材、煤炭、制药、茧丝绸、农副产品加工为优势产业的工业体系,一批具有来宾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化发展全面提速。2005年实现了在三次产业中二产超一产的突破,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超农业增加值的突破,2008年实现了工业增加值超100亿元的突破,至2008年底产值超亿元企业32家。我市工业已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工业已成为来宾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40.23425.8调整到2008年的28.042.829.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30.5%上升2008年的37.7%2008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5%,工业化率达到1.34
     
工业总量实现翻番目标。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82.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84.04亿元,年均增长22.88%,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区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2.41亿元,年均增长18.0%。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均于2006年实现翻番目标。
     
工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23亿元,2002年增长了近7;2003--2007年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分别为162.11242208.6238.8251.3,比全区当年平均数高38.119253.660.444.92008年,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效益呈回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实现3.04亿元,同比下降82.5%,工业经济效益指数201.3,同比回落50.3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制糖业中的白砂糖产量大幅度增长,2007/2008年榨季达148.12 万吨,占广西糖产量的15.9%,占全国糖产量的10.2%以上,仅次于南宁市,成为全国第二大产糖基地。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壮大,2008年底全市电力装机容量为319.3万千瓦,发电量为133.15亿千瓦小时,电力业增加值为27.2亿元,电力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增加值比2002年的翻了一番多。冶炼业稳步发展壮大,来宾的铟锡冶金总产量排在全国的第一、二位,锰铁合金产量居全国首位。
     
产品结构方面:发电量由2002年的72.67亿千瓦时增加到2008年的133.15亿千瓦时;机制糖产量由2002年的61.81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48.12万吨。2008年煤炭产量77.96万吨,成为广西最大的煤炭基地。鲜茧产量达4.11万吨,居全区第二位。其它重要产品产量也大幅度增长,铁合金产量由2002年的33.33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42.81万吨,水泥产量由2002年的59.63万吨增至2008年的76.82万吨,机制纸及纸板由2002年的0.41万吨增至2008年的4.05万吨,纸浆产量由2002年的0.95万吨增至2008年的5.09万吨,重晶石矿由2002年的101.6万吨增至2008年的126.72万吨,丝由2002年的110吨增至2008年的1654,2008年金属锰产量达到了2.47万吨。全市有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16个广西名牌产品和一批广西名优产品。
     
企业结构方面: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来宾B电厂的主营业务收入均超20亿元、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来宾电厂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至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58家,同比增加19;全市大中型企业共有19家。来宾东糖集团公司、来宾永鑫糖业公司、八一铁合金(集团)公司、合山矿务局、进入广西100强序列。
     
工业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02年全市工业投资额为12.13亿元, 2008年完成工业投资额62.13亿元,增长了4倍多,20032008年六年间共完成工业投资226.3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额为117.0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1.4%
     
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六年来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年年有新成效,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25.4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4.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3%,降速进入全区前三名;全市23家重点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296.52万吨标准煤,下降28.6%,节能量59.93万吨标准煤,完成自治区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5.8倍。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节能量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工业园区顺利获得类别确认,市工业园区获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忻城红渡工业区、象州石龙工业集中区获B类工业园区。二是工业园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将河西工业区、八一工业区、迁江工业区进行整合,成立来宾市工业区管委党委,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三是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如期进行,调整完善了一区四园五带工业布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国有土地盘活、标准厂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市工业区排水管线、供电线路、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华侨农场国有土地确认和收回工作有序进行,储备了凤凰和华侨工业园的2万多亩国有土地,平整并通过验收的国有土地2500;在来华投资区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在建设中。四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市级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2.6亿元,同比增长16.50%;来宾华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0.47亿元,忻城县红渡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28亿元、象州石龙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7亿元,园区经济成为工业经济新的亮点。
     
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六年来,全市6个县(市、区)工业经济均大幅度增长。2008年,全市6个县(市、区)工业生产除合山市外,其余的均保持增长,且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象州县增33.4%、武宣县增31.7%、忻城县增19.6%、金秀县增13.9%、兴宾区增10.9%、合山市降17.1%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迈开了新步伐。建市六年来,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年年有新进展,2007年底,全市共签订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合同296,合同资金150.77亿元,实施项目234,招商引资区外实际到位资金42.51亿元。产业转移项目涉及制糖、化工、冶炼、有色金属、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电子、电力、采矿、轻工、农产品加工13个行业,产品品种30多个。2008年,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以迈上新台阶,已决定落户我市工业园区的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新签招商项目合同177个,合同投资额223.57亿元,同比增长13.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0.88亿元,同比增长49.3%,其中区外到位资金74.54亿元,同比增长83.1%,增幅排在全区第一位。
     
出台了系列政策规划。2008年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工业强市的战略发展思路,制定了《来宾市2008-2012年工业发展目标》和《来宾市五大产业培育工作方案》,强力打造电力、制糖及综合利用、冶炼、铝业加工、以蚕茧丝加工为重点的农林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力争2012年五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均超百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超700亿元。完成了《来宾市工业(2008--2012)年发展总体规划》和电力、制糖及综合利用、冶炼、铝业加工、以蚕茧丝加工为重点的农林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11月通过专家评审;电力、制糖及综合利用、冶炼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课题研究已于7月底出成果,锰业发展课题研究已于11月出成果。制定出台了发展飞地工业、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重点工业企业帮扶等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成功举办了主题突出的来宾市工业发展论坛、铝产业发展论坛,进一步拓宽了工业发展的思路,树立了来宾工业发展的新形象。对全市80家重点工业企业实行四家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联系负责制,在全市中形成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合力兴工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广州房租暴涨蚁族疲于迁徙 个别楼盘月租涨500.市中心难觅千元以下房

下一篇:来宾致力打造全国优秀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