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开发黄金水道建物流大港

日期:2010-07-21  |   字体:T T T   |  点击量:318
        广西省平南港,一个货物吞吐量以年均65%以上惊人速度崛起的“沉睡巨人”!
  平南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广西第2个内河千万吨级大港口,跻身珠江内河水系4大千万吨级大港行列。
  乘着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东风,平南港正在变成一个连接泛珠三角与西南经济腹地的重要门户港口。
  “烂尾港”变身物流大港
  5月30日,一艘艘货轮往来穿梭,一个个集装箱排列成行,一座座塔吊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武林港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可是,这个繁忙的港口几年前还只是一个被闲置的平台。平南县港航所老职工梁斌告诉记者:“武林港是从1994年开始兴建的,当时决心建造一个年吞吐量50万吨的大港。但是在投入2200多万元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后,就因缺乏后续资金而被迫停工。”老梁叹息,由于长期无法投入运营,这座港口沦为破败荒凉的“烂尾港”。
  遭遇发展瓶颈,武林港何去何从?平南县交通局负责人说:“武林港水域宽阔、水流平缓,是建造深水良港的理想位置。经测算,仅武林港一二期工程就需要投入4亿多元,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对此,平南县委、政府及时调整港口发展战略,决定招商引资解决资金难题。2006年,广东老板吴毅决定投入4000多万元启动改建工程,并成立武林港务商贸有限公司,使得沉寂十多年的武林港重新出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2008年,武林港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形成集装箱5万标准箱,散杂件货1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盘活后武林港焕然一新,由原来设计的散杂货码头转变成集装箱兼散杂货码头,成为该县第一个货物中转码头。同时,该公司还开通了武林港至广州、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的国内货运航线和经香港转运欧美、东南亚的国外货运航线,引来了周边玉林、柳州、来宾等地的大量货源。
  目前,武林港总投资2.36亿元的二期工程已经启动,计划建成5个2000吨级码头及1条7公里长的进港二级公路。完工后,武林港将新增吞吐能力300万吨。
  物流大港带动临江产业
  “建港的目的关键在于发挥其集聚功能,打造临港产业群,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平南县委书记覃志清描绘蓝图。
  随着武林港的崛起,平南县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企业登陆平南抢滩布局。目前,投资5.18亿元的9.5万吨漂白纸浆工程、投资970万元的桂生船舶制造厂、投资800多万元的富顺页岩砖厂纷纷落户港区周围。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税收将增加20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
  但平南县并没有就此满足,紧接着规划建设首个临江工业园区,拉开沿江工业大会战序幕。平南县长徐育东介绍:“平南县临江工业园北临西江黄金水道,在建或正在规划建设的南宁-广州和肇庆-柳州两条高速铁路,南宁-梧州和荔浦-北海铁山港、柳州-平南3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届时将处在水、铁、公联运的立体交通枢纽位置。”
  按照规划,平南县临江工业园总用地面积14.51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在开园当天,广西林浆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1亿元的林板项目、广西雄森酒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万吨保健酒项目就与该县签订了入园协议。在今年平南广东招商活动周期间,又有6个投资额达4.13亿元项目进入临江工业园。
  如今,站在平南县武林港放眼眺望,豪气顿生。河道上,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排列有序,千帆竞航,百舸争流。江岸上,大型企业依江而建,厂房倒映水中,交相辉映。平南县已形成以工兴港、工港互动良好格局。

上一篇:珠江(西江)干线船型标准研究成果预审稿通过评审

下一篇:广西广西未来5年将投入230亿建设水运 珠江航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