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工程(曹渡河口至桥巩段)日前在广西大化县正式开工建设,这意味着红水河将真正成为国家交通总体布局中西南水运出海主通道中的中线通道,500吨级船舶3年后在红水河将畅通无阻。
从广西交通部门获悉,曹渡河口至桥巩段全长450.2公里,起于广西与贵州交界的曹渡河口,止于桥巩电站坝址。工程按内河四级双线航道标准建设,设计代表船型为500吨级货船,设计航道尺度为2.5米×50米×330米(水深×宽度×弯曲半径)。工程计划总工期3年,分为航道整治工程和港口建设工程。航道整治主要工程内容为炸礁工程、陆上炸石工程、航标及配套设施工程,共整治滩险44个;港口建设工程包括建设天峨港、东兰港各一个500吨级泊位,设计通过能力均为20万吨/年,以及30个便民客圩渡码头,批准概算16679.58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副厅长周一农说,工程建成后,结合枢纽过船设施的改造建设及上、下游河段的航道建设,500吨级船舶将畅通无阻,红水河流域丰富的煤、磷、铝等资源可以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对沟通资源丰富的滇、黔、桂与经济发达的粤、港、澳地区联系,完善沿江地区运输结构,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资源开发和沿江产业带形成,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