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随着广西柳州市正式启动西南出海北线通道柳江航道整治工程,柳州人民长期盼望的开发柳州“黄金水道”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据广西电台报道,自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打造“亿吨级黄金水道”以来,柳州市加快了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柳州市航务管理处主任刘石生介绍说,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
要求,“亿吨级黄金水道“柳州市要贡献5000万 吨能力,所以港口、航道、船闸这一系列的港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加快进行。
据了解, 柳州港近期吞吐量要达到500万吨,远期将达到1000万吨,生产达标后将充分发挥这个区域主要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拉动桂中地区特别是柳江沿岸地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升级,发挥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的作用,柳州市发改委主任姜云飞介绍说,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发挥作用后,相当于拉近了柳州和海的距离,相当于拉近了柳州和世界的距离,不管是原材料供应,还是我们产品的销售,都是跟世界,跟我们的整个经济圈都缩短了距离。
借助广西规划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东风,柳州市提出了“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发展新思路,加快各具产业特色的城镇发展带建设 。
柳州将围绕和依托中心城市,发展一批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的中心镇,从单一中心结构向主次中心结构转化。进一步调整优化城镇布局,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以主要对外交通路线为轴,建设重点城镇发展走廊,构造“中心城市(市区)──次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五级网络型空间布局,建成“一圈一带四轴”的特色城镇发展带,打造 “柳州─雒容─鹿寨”和“柳州─拉堡─进德─新兴─穿山”工业走廊,建设“柳州─沙塘─沙埔─浮石─丹洲”和“柳州─洛满─六塘”工业走廊,在完善县(区)工业集中区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各区功能定位,扶持和引导白露、沙塘、河西、新兴、穿山、雒容等中小企业产业基地及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由内及外形成空间布局有序、集群相对集中、工业区空间形态鲜明的“1+4”城市工业空间结构,逐步形成城乡经济连合的产业带。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将形成以阳和工业新区、高新区官塘创业园为龙头、以县(区)工业集中区为基地,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产业配套、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群,经济发展的后劲将进一步增强。